经得起“月代头”考验的才是真帅哥

新媒体编辑 / 新星
作者 /楼昊杰(实习生)、新星

“月代头”是日本古代男子流行的发型之一。将头部顶端的头发全部去除,仅对侧后方的头发进行保留的发式称为“月代(サカヤキ)”。

因看起来与秃顶无异,所以“月代头”被称为美男杀手,可如果出演武士的话,他们大多逃不过“月代头”,结果如何呢?请看典型案例——

丨小栗旬:《热血高校》、《花样男子》

▲热血高校中的小栗旬

▲《天地人》中的小栗旬

丨锦户亮:《一公升眼泪》

丨松山健一:《死亡笔记》、《挪威的森林》

不过,能征服“月代头”的毕竟还是少数。这种难以被今天审美接受的“地中海”发型是怎样演变的?日本男人只有这一种怪异的发型吗?

| 武家发型:从追赶潮流到创造潮流 |

古代日本,权力阶层为公家和武家。在古代日本,社会的潮流一直沿着阶级有序传递。

“武家”用以称呼用“武力”为朝廷效劳的幕府将军与守护大名、武士等;与此对应,就用“公家”称呼在“政务”上服务朝廷的贵族。

最早是公家社会的文化习气传递给尚未成型的武家,而武士们又将自己的文化传递给了町人百姓。

丨冠下髻

受到中国唐代的文化影响,平安时代(公元794年—1192年,我国唐宋时期)日本的服饰、发型以及民间艺术都与中国类似。

▲《阿弖[hù]流为传》剧照,讲述平安时代初期的英雄故事。

髻[jì]是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,日本男子将头发用“元结”捆绑在头部上方,形成一个棒状发髻。由于这种发型比较方便戴冠,所以又称“冠下髻”。

▲日本公家男子成年后,大多都是留着中式发髻,戴乌帽,是男子成年后的身份象征。

此时武士阶级刚刚诞生,本质是服务于公家,更像是公家的仆人。所以,武士们的举止穿着都模仿公家。

丨茶筅髻

平安末期,武家权力日益增大,武士们形成了独特的武家文化,摆脱了往日对公家的一味效仿。

到了镰仓时期[公元1185年—1333年],诞生了一种新发型,叫做“茶筅[xiǎn]髻”,因形似茶筅而得名,其后广为流传。

具体样式更像是将原有的棒状发髻顶部留长后散落,让顶端的头发四散,有点类似于朝天辫。

▲游戏英雄联盟中角色:“托儿索”的发型类似于茶筅髻。

丨月代(さかやき)头

平安时代末期连绵的战事导致武士阶层崛起,受其影响,日本人民的发型就开始走歪路了。

平安时代的文献《玉叶》记载:“其鬓不正,月代太见苦(不体面),面色殊损”。月代头已经成为仪容的一部分了。

月代头是武士首创。在战场上搏杀的武士需要带着头盔,头顶的头发常常会散落遮挡视线,而且令人瘙痒、闷热,出于实用性考虑,武士们决定除掉前面的那块头发。

▲搏斗时头发不会遮挡视线(大河剧《新选组》幕末时期的月代头)

最开始武士们是用镊子一根根拔掉头顶的头发,不过这样常常会造成头皮炎症,江户初期的《庆长见闻集》曾记载“黑血流出,触目惊心”。

室町时代之后(1336年-1573年),日本的战国时代来临,战争更为频繁,原来用镊子拔头发改为剃刀推发,使得月代头大为流行。

▲现代留月代的日本人

虽说天皇、官员等位高权重之人依然梳着“冠下髻”,但普通人却视剃发为时尚。

战国时代后的江户时代,除公家外,月代成为了地位一般的武家甚至平民家男子元服(成年)时的选择,并根据从事行业的不同,出现了细微的分化。

| 月代头是日本人崇尚干净的结果 |

除了公家、僧侣等少数人,月代头是明治时期所有日本男人的发型标准。以现在的审美来看,在头顶剃去一块的月代头的美感过于独特了。江户人甚至弄出了不同的风格,实在难以理解。

古代日本人对“月代头”的好感和当时的审美观有关。古代日本人受佛教影响,崇尚清净的行为,将与死亡的生物接触的行为归为“不净”。而这种“不净观”影响到生活中,就表现为对清洁的追求,整齐的月代头可以看作古代日本人干净审美的一部分。

明治时代全盘西化,颁布了《散发脱刀令》,政府开始对月代进行了禁止。作为武士战斗的象征,月代头也随着武士阶层的消亡而留在了江户时代。

| 时尚是个圈,月代还有咸鱼翻身的机会 |

关于月代头的起源还有一种解释,当时的公家老年男子多秃顶,不堪其扰,因此下令推行月代头,这样就看不出谁是秃顶了。

当下繁重的工作、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的工作习惯以及饮食不当等原因,导致男性“秃顶”的时间比以往提前了。

许多成功人士都饱受脱发的困扰,使用一些奇怪的发型掩盖稀疏的头顶,其实大大方方用最后的头发梳一个“月代头”,说不定还能保住最后的尊严。

优秀演员葛优对稀疏头发的处理方式可谓绝佳,在1993年《我爱我家》中,葛优使用的是颇为考究、类似“地中海”的发型:在运动中,仍能保持优雅的形状,这是许多“月代头”梦寐以求的。

| 点击阅读更多 |

《牛肉努力了很久 才让人类愿意吃》

《炒锅才是外国人心中的中国代名词》

●●●

以上内容由《世界遗产地理》整理

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fhzkxinmeiti@163.com

文章版权所有,侵权必究

更多精彩内容,点击 “阅读原文” 购买《世界遗产地理》纸刊。